从CSDN博客链接至看到苏老师的博客对VAE的解读,感觉豁然开朗,遂自己将整个过程结合部分其他博客的点总结在一起,当做笔记记录,因为苏老师的博客在手机上看时有些公式看不完全,最后将苏老师参考的博客与链接放置在来源参考部分。

本文的符号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原论文《Auto-Encoding Variational Bayes》
目标:希望构建一个从隐变量Z生成目标数据X的模型,假设了Z服从某些常见的分布(比如正态分布或均匀分布),然后希望训练一个模型X=g(Z),这个模型能够将原来的概率分布映射到训练集的概率分布,也就是说,目的是进行分布之间的变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现在假设Z服从标准的正态分布,那么我就可以从中采样得到若干个 Z 1 Z_1 Z1, Z 2 Z_2 Z2,…, Z n Z_n Zn,然后对它做变换得到 X 1 宝盖 = g ( Z 1 ) X_1宝盖=g(Z_1) X1宝盖=g(Z1), X 2 宝盖 = g ( Z 2 ) X_2宝盖=g(Z_2) X2宝盖=g(Z2),…, X n 宝盖 = g ( Z n ) X_n宝盖=g(Z_n) Xn宝盖=g(Zn)我们怎么判断这个通过g构造出来的数据集,它的分布跟我们目标的数据集分布是不是一样的呢?有读者说不是有KL散度吗?当然不行,因为KL散度是根据两个概率分布的表达式来算它们的相似度的,然而目前我们并不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的表达式,我们只有一批从构造的分布采样而来的数据{ X 1 宝盖 X_1宝盖 X1宝盖, X 2 宝盖 X_2宝盖 X2宝盖,…, X n 宝盖 X_n宝盖 Xn宝盖},还有一批从真实的分布采样而来的数据{ X 1 X_1 X1, X 2 X_2 X2,…, X n X_n Xn}(也就是我们希望生成的训练集)。我们只有样本本身,没有分布表达式,当然也就没有方法算KL散度。

回顾

首先我们有一批数据样本{ X 1 X_1 X1, X 2 X_2 X2,…, X n X_n Xn},其整体用X来描述,我们本想根据{ X 1 X_1 X1, X 2 X_2 X2,…, X n X_n Xn}得到 X X X的分布 p ( X ) p(X) p(X),如果能得到的话,那我直接根据 p ( X ) p(X) p(X)来采样,就可以得到所有可能的 X X X了(包括{ X 1 X_1 X1, X 2 X_2 X2,…, X n X_n Xn}以外的),这是一个终极理想的生成模型了。当然,这个理想很难实现,于是我们将分布改一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我们就不区分求和还是求积分了,意思对了就行。此时 p ( X ∣ Z ) p(X|Z) p(XZ)就描述了一个由 Z Z Z来生成 X X X的模型,而我们假设 Z Z Z服从标准正态分布,也就是 p ( Z ) = N ( 0 , I ) p(Z)=N(0,I) p(Z)=N(0,I)。如果这个理想能实现,那么我们就可以先从标准正态分布中采样一个 Z Z Z,然后根据 Z Z Z来算一个 X X X,也是一个很棒的生成模型。接下来就是结合自编码器来实现重构,保证有效信息没有丢失,再加上一系列的推导,最后把模型实现。框架的示意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AE初现

其实,在整个VAE模型中,我们并没有去使用 p ( Z ) p(Z) p(Z)(隐变量空间的分布)是正态分布的假设,我们用的是假设 p ( Z ∣ X ) p(Z|X) p(ZX)(后验分布)是正态分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回到本文,这时候每一个 X k X_k Xk都配上了一个专属的正态分布,才方便后面的生成器做还原。但这样有多少个 X X X就有多少个正态分布了。我们知道正态分布有两组参数:均值 μ μ μ和方差 σ 2 σ^2 σ2(多元的话,它们都是向量),那怎么找出专属于 X k X_k Xk的正态分布 p ( Z ∣ X k ) p(Z|X_k) p(ZXk)的均值和方差呢?好像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思路。那好吧,那我就用神经网络来拟合出来吧!这就是神经网络时代的哲学:难算的我们都用神经网络来拟合。

于是我们构建两个神经网络 μ k = f 1 ( X k ) , l o g σ k 2 = f 2 ( X k ) μ_k=f_1(X_k),logσ_k^2=f_2(X_k) μk=f1(Xk),logσk2=f2(Xk)来算它们了。我们选择拟合 l o g σ k 2 logσ_k^2 logσk2而不是直接拟合 σ k 2 σ_k^2 σk2,是因为 σ k 2 σ_k^2 σk2总是非负的,需要加激活函数处理,而拟合 l o g σ k 2 logσ_k^2 logσk2不需要加激活函数,因为它可正可负。到这里,我能知道专属于 X k X_k Xk的均值和方差了,也就知道它的正态分布长什么样了,然后从这个专属分布中采样一个 Z k Z_k Zk出来,然后经过一个生成器得到 X k 宝盖 = g ( Z k ) X_k宝盖=g(Z_k) Xk宝盖=g(Zk),现在我们可以放心地最小化 D ( X k 宝盖 , X k ) 2 D(X_k宝盖,X_k)^2 D(Xk宝盖,Xk)2,因为 Z k Z_k Zk是从专属 X k X_k Xk的分布中采样出来的,这个生成器应该要把开始的 X k X_k Xk还原回来。于是可以画出VAE的示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布标准化

让我们来思考一下,根据上图的训练过程,最终会得到什么结果。

首先,我们希望重构 X X X,也就是最小化 D ( X k 宝盖 , X k ) 2 D(X_k宝盖,X_k)^2 D(Xk宝盖,Xk)2,但是这个重构过程受到噪声的影响,因为 Z k Z_k Zk是通过重新采样过的,不是直接由encoder算出来的。显然噪声会增加重构的难度,不过好在这个噪声强度(也就是方差)通过一个神经网络算出来的,所以最终模型为了重构得更好,肯定会想尽办法让方差为0。而方差为0的话,也就没有随机性了,所以不管怎么采样其实都只是得到确定的结果(也就是均值),只拟合一个当然比拟合多个要容易,而均值是通过另外一个神经网络算出来的。

说白了,模型会慢慢退化成普通的AutoEncoder,噪声不再起作用。

这样不就白费力气了吗?说好的生成模型呢?

别急别急,其实VAE还让所有的 p ( Z ∣ X ) p(Z|X) p(ZX)都向标准正态分布看齐,这样就防止了噪声为零,同时保证了模型具有生成能力。怎么理解“保证了生成能力”呢?如果所有的 p ( Z ∣ X ) p(Z|X) p(ZX)都很接近标准正态分布 N ( 0 , I ) N(0,I) N(0,I),那么根据定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我们就能达到我们的先验假设: p ( Z ) p(Z) p(Z)是标准正态分布。然后我们就可以放心地从 N ( 0 , I ) N(0,I) N(0,I)中采样来生成图像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怎么让所有的 p ( Z ∣ X ) p(Z|X) p(ZX)都向 N ( 0 , I ) N(0,I) N(0,I)看齐呢?如果没有外部知识的话,其实最直接的方法应该是在重构误差的基础上中加入额外的los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均值 μ k μ_k μk和方差的对数 l o g σ k 2 logσ_k^2 logσk2,达到 N ( 0 , I ) N(0,I) N(0,I)就是希望二者尽量接近于0了。不过,这又会面临着这两个损失的比例要怎么选取的问题,选取得不好,生成的图像会比较模糊。所以,原论文直接算了一般(各分量独立的)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KL散度 K L ( N ( μ , σ 2 ) ∥ N ( 0 , I ) ) KL(N(μ,σ2)∥N(0,I)) KL(N(μ,σ2)N(0,I))作为这个额外的loss,计算结果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参数技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质是什么 ?

VAE的本质是什么?VAE虽然也称是AE(AutoEncoder)的一种,但它的做法(或者说它对网络的诠释)是别具一格的。在VAE中,它的Encoder有两个,一个用来计算均值,一个用来计算方差,这已经让人意外了:Encoder不是用来Encode的,是用来算均值和方差的,这真是大新闻了,还有均值和方差不都是统计量吗,怎么是用神经网络来算的?

事实上,我觉得VAE从让普通人望而生畏的变分和贝叶斯理论出发,最后落地到一个具体的模型中,虽然走了比较长的一段路,但最终的模型其实是很接地气的它本质上就是在我们常规的自编码器的基础上,对encoder的结果(在VAE中对应着计算均值的网络)加上了“高斯噪声”,使得结果decoder能够对噪声有鲁棒性;而那个额外的KL loss(目的是让均值为0,方差为1),事实上就是相当于对encoder的一个正则项,希望encoder出来的东西均有零均值。

那另外一个encoder(对应着计算方差的网络)的作用呢?它是用来动态调节噪声的强度的。直觉上来想,当decoder还没有训练好时(重构误差远大于KL loss),就会适当降低噪声(KL loss增加),使得拟合起来容易一些(重构误差开始下降);反之,如果decoder训练得还不错时(重构误差小于KL loss),这时候噪声就会增加(KL loss减少),使得拟合更加困难了(重构误差又开始增加),这时候decoder就要想办法提高它的生成能力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说白了,重构的过程是希望没噪声的,而KL loss则希望有高斯噪声的,两者是对立的。所以,VAE跟GAN一样,内部其实是包含了一个对抗的过程,只不过它们两者是混合起来,共同进化的。从这个角度看,VAE的思想似乎还高明一些,因为在GAN中,造假者在进化时,鉴别者是安然不动的,反之亦然。当然,这只是一个侧面,不能说明VAE就比GAN好。GAN真正高明的地方是:它连度量都直接训练出来了,而且这个度量往往比我们人工想的要好(然而GAN本身也有各种问题,这就不展开了)。

从这个讨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然,每个 p ( Z ∣ X ) p(Z|X) p(ZX)是不可能完全精确等于标准正态分布,否则 p ( Z ∣ X ) p(Z|X) p(ZX)就相当于跟 X X X无关了,重构效果将会极差。最终的结果就会是, p ( Z ∣ X ) p(Z|X) p(ZX)保留了一定的 X X X信息,重构效果也还可以,并且 ( 2 ) (2) (2)近似成立,所以同时保留着生成能力。

为什么选择正态分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变分在哪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补充学习:条件VAE

最后,因为目前的VAE是无监督训练的,因此很自然想到:如果有标签数据,那么能不能把标签信息加进去辅助生成样本呢?这个问题的意图,往往是希望能够实现控制某个变量来实现生成某一类图像。当然,这是肯定可以的,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Conditional VAE,或者叫CVAE。(相应地,在GAN中我们也有个CGAN。)

但是,CVAE不是一个特定的模型,而是一类模型,总之就是把标签信息融入到VAE中的方式有很多,目的也不一样。这里基于前面的讨论,给出一种非常简单的VA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希望 X X X经过编码后, Z Z Z的分布都具有零均值和单位方差,这个“希望”是通过加入了KL loss来实现的。如果现在多了类别信息 Y Y Y我们可以希望同一个类的样本都有一个专属的均值 μ Y μ^Y μY(方差不变,还是单位方差),这个 μ Y μ^Y μY让模型自己训练出来。这样的话,有多少个类就有多少个正态分布,而在生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控制均值来控制生成图像的类别。事实上,这样可能也是在VAE的基础上加入最少的代码来实现CVAE的方案了,因为这个“新希望”也只需通过修改KL loss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从贝叶斯观点出发

数值计算vs采样计算

已知概率密度函数 p ( x ) p(x) p(x),那么 x x x的期望也就定义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要对它进行数值计算,也就是数值积分,那么可以选若干个有代表性的点 x 0 < x 1 < x 2 < ⋯ < x n x_0<x_1<x_2<⋯<x_n x0<x1<x2<<xn,然后得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不讨论“有代表性”是什么意思,也不讨论提高数值计算精度的方法。这样写出来,是为了跟采样计算对比。如果从 p ( x ) p(x) p(x)中采样若干个点 x 1 , x 2 , … , x n x_1,x_2,…,x_n x1,x2,,xn,那么我们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比较 ( 2 ) (2) (2) ( 3 ) (3) (3),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 2 ) (2) (2)中包含了概率的计算而 ( 3 ) (3) (3)中仅有 x x x的计算,这是因为 ( 3 ) (3) (3) x i x_i xi是从 p ( x ) p(x) p(x)中依概率采样出来的,概率大的 x i x_i xi出现的次数也多,所以可以说采样的结果已经包含了 p ( x ) p(x) p(x)在里边,就不用再乘以 p ( x i ) p(x_i) p(xi)了。

更一般地,我们可以写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就是蒙特卡洛模拟的基础。


这里通过直接对联合分布进行近似的方式,简明快捷地给出了VAE的理论框架。

直面联合分布

出发点依然没变,这里再重述一下。首先我们有一批数据样本 x 1 , … , x n {x1,…,xn} x1,,xn,其整体用 x x x来描述,我们希望借助隐变量 z z z描述 x x x的分布 p ( x ) 波浪线 p(x)波浪线 p(x)波浪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采样计算技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前文之要

回顾一下前面关于VAE的一些原理。

VAE希望通过隐变量分解来描述数据 X X X的分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采样之惑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试图对VAE的原理做细致的追问,以求能回答VAE为什么这样做,最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这样做就可行。

采样一个点就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一个点就够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个点确实够了

这就得再分析一下我们对 q ( x ∣ z ) q(x|z) q(xz)的想法了,我们称 q ( x ∣ z ) q(x|z) q(xz)为生成模型部分,一般情况下我们假设它为伯努利分布或高斯分布,考虑到伯努利分布应用场景有限,这里只假设它是正态分布,那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μ ( z ) μ(z) μ(z)是用来计算均值的网络, σ 2 ( z ) σ^2(z) σ2(z)是用来计算方差的网络,很多时候我们会固定方差,那就只剩一个计算均值的网络了。

注意, q ( x ∣ z ) q(x|z) q(xz)只是一个概率分布,我们从 q ( z ) q(z) q(z)中采样出 z z z后,代入 q ( x ∣ z ) q(x|z) q(xz)后得到 q ( x ∣ z ) q(x|z) q(xz)的具体形式,理论上我们还要从 q ( x ∣ z ) q(x|z) q(xz)中再采样一次才得到 x x x但是,我们并没有这样做,我们直接把均值网络 μ ( z ) μ(z) μ(z)的结果就当成 x x x而能这样做,表明 q ( x ∣ z ) q(x|z) q(xz)是一个方差很小的正态分布(如果是固定方差的话,则训练前需要调低方差,如果不是正态分布而是伯努利分布的话,则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它只有一组参数),每次采样的结果几乎都是相同的(都是均值 μ ( z ) μ(z) μ(z)),此时 x x x z z z之间“几乎”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接近确定的函数 x = μ ( z ) x=μ(z) x=μ(z)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感谢大佬们的总结!

【来源】苏剑林. (Mar. 26, 2019). 《科学空间浏览指南(FAQ) 》[Blo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spaces.ac.cn/archives/6508
【参考】https://spaces.ac.cn/archives/5253
【参考】https://spaces.ac.cn/archives/5343
【参考】https://spaces.ac.cn/archives/5383
【参考】https://blog.csdn.net/mch2869253130/article/details/102885243
【参考】https://blog.csdn.net/mch2869253130/article/details/106725342

Logo

科技之力与好奇之心,共建有温度的智能世界

更多推荐